上海長寧周家橋街道沈南小區28號樓的一臺看似普通的加裝電梯,卻隱藏著與眾不同的“新技能”——搭載了智能呼叫系統。通過語音功能,電梯就可以“聽懂”并“回答”居民的簡單乘梯需求。
“我要下樓。”
“好的。”
隨著一聲令下,電梯緩緩地開啟了門。
在沈南小區的28號樓里,這臺“聽話”的電梯因為搭載了智能呼叫系統,顯出了與眾不同的“聰明”。
而這暖心的小舉措,還要從樓內的一位視障人士說起。
今年71歲的黃爺爺是一名視障獨居老人。在電梯加裝的過程中,因為一些小波折,居民改為選用三菱電梯,代建方表示可以免費贈送智能呼叫系統。
得知智能呼叫系統可以實現智能通話功能時,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居住在六樓的這位視障老人——黃爺爺。如果增加了這項功能,對于黃爺爺而言,乘坐電梯將更加便捷、省力。
于是,樓組長征詢了樓內所有居民的意見,隨后由代建方向區殘聯報批申請,順利安裝了智能呼叫系統。
如今,出門的黃爺爺只需下令,然后循著電梯的開門聲,就能走進電梯。
“這個功能太貼心了。加裝電梯本來就極大地方便了我的出行,不過之前要在電梯前摸索很久,現在只需向電梯發出命令,電梯就會自動操作,省時省力了不少,蠻好蠻好。”黃爺爺說道。
除了電梯內的智能呼叫系統,在一樓電梯門正對的方向,還安裝有一臺智能監控,如果電梯門前堆放有雜物或者影響正常通行的物品,就會自動提醒居民,這對像黃爺爺一樣的視障群體格外友好。
采訪手記
“無障礙出行需求”需要被看見、被聽見,28號樓智能呼叫系統的試點安裝,也是對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》的最好呼應。
2023年9月1日,我國首次就無障礙環境建設制定的專門性法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》正式施行,為殘疾人、老年人以及具有無障礙需求的其他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、出入建筑物提供了法律層級的保障。
28號樓智能呼叫電梯,方便殘疾人、老年人等這樣的群體更好地走出家門,參與、融入社會生活,滿足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